据北京市教委学生处处长甘北林介绍,今年的热门专业理工科主要是集中在计算机应用、通讯、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、建筑等新兴行业,以及与工业革新紧密相关的专业。文史类主要集中在新闻、中文、英语等就业情况较好的专业。
工人日报分析说,近期出版的《半月谈》杂志透露:预计1999年我国净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达914万,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近100万。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,即将踏入高校的准大学生们现在就应当有迎接就业挑战的心理准备。
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,在社会需要最大的前50个专业中,教育专业的需求在前5位中占了4位,中小学所需的各科专业中,除了生物学外,有11个专业都进入前50名。临床医学列最大需求的第5位,经济类的专业会计学列第9位,市场营销列第14位,企业管理列第27位,前几年热门的国际贸易退居第49位。
其他的文科专业榜上有名的是英语列第21位,文秘列第25位,法学列第37位,汉语言文字学列第48位。
工科专业在前50位中占29位,主要是建筑类、机械类、计算机、电子类的自动化等专业。工科专业依然是社会需求中绝对人数最多的。其中,建筑类的专业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列第6位,建筑学列第34位,给排水与采暖列第38位,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列第41位。
据介绍,近年来社会需求的总趋势是:对研究生的需求旺盛,对专科生的需求少,对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。1999年专科结业生由于数量下降,供需矛盾有一定缓解。在需求专业方面,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工科、师范、医药类。特别是对工科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大于供给。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师范和工科类。
另据来自上海的消息,今年,上海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。
我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今年达创纪录的110万人,上海有4.5万多人。在大学校园,毕业班学生最紧张也最忙碌,他们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,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尤其是一些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毕业生更是举步维艰。